对于中国而言,2020年无疑是转承的关键年,不仅衔接着十三五和十四五,而且还是三大攻坚战的决胜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任务:扭转经济增速的下行趋势
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已连续六个季度持续降速,目前已降至6%,触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区间[6%,6.5%]的下限。由此,今年以来,对于经济陷入下行趋势的担忧,困扰着市场。
担忧经济增速的下行趋势迟迟不能得到遏制,原因除了对多年经济高速以及中高速增长的惯性之外,上世纪后期,日本经济在结束中高速增长阶段之后,陷入了长期失落期,更是让市场心有余悸。但当年日本经济开始趋势性降速时,其人均GDP已近3万美元,而目前中国人均GDP刚达1万美元,一旦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趋势性经济降速,那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或将增加。同时日本经济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依然保持了10年的中高速增长,期间人均GDP由1万美元升至近3万美元,则为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现实可参照的样板。
因此,经济增速如何由“筑底”成功“筑台”,将中高速增长态势保持住,并顺利跨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始终是今后中长期内中国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三大攻坚战的决胜显得至关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两个“至关重要”均将在2020年得到检验,届时检验结果对于经济下行的焦虑情绪而言,要么迎刃而消,要么则进一步自我实现。
第二个任务:防止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
2019年以来,受猪肉价格的带动,食品价格涨幅由年初不足2%持续快速上升,截至11月末,涨幅已升至19.1%,同期CPI的整体涨幅也由年初的1.5%升至4.5%,而且预计在明年上半年之前,CPI涨幅还将进一步上行。
近年来,虽然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已明显下降,但至今,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仍接近40%,而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高于65%,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仍然高达1/4,而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势必会影响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加之近几年居民的名义收入增速始终低于10%,若通胀涨幅持续扩大,必将进一步削弱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预期,相应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居民出于维持自身购买力最大化的考虑,增加当期消费,进而持续加重通胀压力。
第三个任务:做好宏观调控的动态平衡
如上文,目前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一降一升”,充分说明经济运行中的供需失衡程度尚未得到缓解,相应对于宏观调控的提出更高要求,当务之急,首先是防止居民通胀预期的持续发散,其次要想办法管理好市场预期,尽可能消除经济持续下行后,信心不足的问题。
客观地讲,目前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异常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更是有增无减,尤其在新增长点未显现定型之前,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使得存量风险加速“水落石出”,而在结构性调整的推进过程中,新矛盾也时有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稳字当头,逆周期调控的力度也需继续发力,但由此带来一个问题,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逆周期宏观调控之间的平衡难度必将进一步上升,即按照“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关系。具体而言,包括货币政策在宝贵的正常政策空间内如何提高灵活度,尤其是落实“六稳”的同时,保持币值稳定,还有财政政策在稳定宏观杠杆率的前提下如何精准发力,尤其是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同时,保证区域经济稳定。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本文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