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纸证书,就能获批100万、500万、甚至千万元贷款……数据要素链接金融市场开辟的新财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全国至少已有31例实现数据资产融资的成功案例,各地在融资方式上争先拔头筹,创下“全国首单”。 谁是积极入局者?31个案例中,山东独占7席;光大银行则是重要的金融机构参与者,向7个案例中的融资主体进行了授信。(详见下表)
数据经过治理、产品或资产化后确认为“资产”一项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而金融化、获得融资——看得见的收益让企业对数据资产入表热情高涨。金融化是关键的“最后一公里”。4月10日,大湾区“数据要素×金融服务”高峰论坛将在广州南沙举行,邀请数据要素、经济、金融等多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业界专家,共同围绕数据要素当前的金融化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为挖掘数据要素金融价值出谋划策。
数据资产质押、增信、信托、证券化,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2016年4月,贵阳银行向贵州东方世纪公司发放全国第一笔“数据贷”,开创了数据资产进行估值并贷款的企业融资新道路。此后五年间,浙江、上海、北京的本地银行也陆续尝试通过数据资产质押或数据知识产权质押向企业成功发放贷款。
随着“数据二十条”(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这一里程碑文件给市场吃下定心丸,以及财政部接连发文推动数据资产化,围绕“数据要素×金融服务”的创新开始全面开花,数据要素叩开资本市场大门。
2023年是数据资产金融创新“大年”,各地争先拔头筹。当年4月,国内首单数字资产保险在西安发布,为10家企业的数字资产提供了总额1000万元的保障;7月,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在浙江杭州诞生,以12家企业的145件知识产权帮助企业获得证券化融资1.02亿元;同在7月,广西电网与中航信托、广西电网能科公司签署数据信托协议,并完成全国首单数据信托产品场内交易;8月,青岛华通智研院将基于医疗数据开发的数据保险箱(医疗)产品,以100万元实现全国首例数据资产作价入股;12月,国有企业泰山新基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通过公共数据授权形成国有数据资产,获得泰安泰山农村商业银行授信放贷600万元,成为全国首单公共数据资产融资;同在12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基于香港企业HARBOURHILL LIMITED的数据服务,向其提供300万元跨境贷款支持,成为国内有公开报道的跨境企业数据资产融资业务“第一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除浙江正在推行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规模外,迄今为止,全国还有至少31例将数据资源资本化的案例,分别落地在北京、广东、贵州、广西、江苏、山东、福建、天津、湖南、河南、上海、山西、江西等十余个省市,其中山东占得7席。(关注并回复“表格”获取完整表格)
关注【心流FLOW】公众号,回复【表格】,即可查看表格全部内容。
从融资类型来看,上述31个案例以数字资产质押、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数据资产授信、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等方式为主,金额则多集中在500万元-1000万元的区间。
而作为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浙江更是大力推动数据价值的金融具象化。据浙江日报消息,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64家浙江企业完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2.04亿元,其中8家授信规模逾亿元。不少中小企业依靠取得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获批银行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本地银行探索数据资产金融化,数据交易所“穿针引线”
数据要素链接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入局者进入这片新蓝海。
金融机构是开辟这条新财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统计盘点来看,参与数据资产融资的银行大多以当地银行为主,如贵阳银行、齐鲁银行、泰安泰山农村商业银行、苏州银行等。相较于传统四大银行较为谨慎的态度,光大银行通过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参与了前述数据资产融资31个案例中的7例,占比近四分之一。
在一些数据资产融资案例中,数据交易机构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光大银行旗下分行正是在与深圳、贵阳、湖南等地数据交易所的联手下,完成数据资产融资链路中的最后一环。广州数据交易所、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参与了本地数据资产的融资创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更是与银行深度合作,分别推出了数据资产融资产品“贵数贷”和“数易贷”。
“数据要素与金融业务彼此赋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近期在媒体撰文指出,数据资产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既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成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推出与数据要素相关的金融产品,可以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发现功能,激发数据市场活力。
数据经过治理,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项,进而金融化、获得融资——看得见的收益让企业对数据资产入表热情高涨。据南方财经此前报道,近期已有13家城投或其下属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个别城投还通过数据资产完成了融资。尽管数据资产的确权、评估、合规、安全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留待解决,但在前期探索下,数据资产入表以及金融化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可行的路径。
文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研究员仇雯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数据要素市场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