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诞生在地球上以来,总有人追问,什么是促进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是自然环境?是发明创造?还是伟人领导?答案是五花八门的。 2014年,美国学者伊恩•莫里斯写了一本书,书名为《文明的度量》。他在书中发明了一套“社会发展指数”,用统一的标准度量了人类15000年来的文明发展状况。 他说:“把浩如烟海的史实证据,缩减为简单的数字得分,有其缺点。但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所有人面对相同的数据,并得出惊人的结果。” 换句话说,什么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发展进程,把这一曲线画出来。 莫里斯画出来了。看着这条曲线,许许多多的人会大吃一惊。一万多年来,人类的发展曲线一直是平缓上升的。不管是畜牧还是农业,不管是圣人还是先哲,也不管是战争还是帝国,都没有对人类发展的趋势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就在1775年,人口和社会发展曲线突然来了个90度的向上大转弯儿。原因何在?是因为瓦特发明的新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机器革命(通常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样是在2014年,另外两名美国学者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也写了一本书,书名是《第二次机器革命》。这二位学者敏感地意识到,数字技术的发展,将像蒸汽机一样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曲线推向另一个转折点——人类正进入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 10年过去了,支持这两位学者观点的证据越来越多。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智能机器是否取代甚至消灭人类的喜悦或忧虑一浪高过一浪。的确,人类已深深陷入了第二次机器革命的漩涡之中了。 在第一次机器革命中,制造机器的主要材料是金属,取代的是人类体力。中国完美错过了此次革命。后果是什么呢?不仅是1840年以来受列强欺负,老百姓过着当牛做马的苦日子。即使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搞改革开放了,也赶上了全球化的浪潮。但我们干的活,也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赚到的多数是血汗钱,跟金属机器争饭吃。 现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来了,主要材料是芯片、软件和数据等,取代的是人的脑力。在第二次机器革命中,我们所处的地位比第一次机器革命高多了。中国的数据产量世界第二,人工智能技术世界第二,GDP世界第二…… 姑且不说这些“第二”的含金量如何,即使是真正的“第二”,超过世界第一的可能性也不是确定性的。技术这东西,就像学习,不进则退。 比如,20世纪初的美国超越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但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第二日本,超过美国的呼声很高。遗憾的是,随后的日本经历了“失去的30年”,不仅没成为第一,而且连第二的位置也没保住。 历史教训是深刻的,是应该汲取的。 不要再错过第二次机器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