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已经结束!大家都休整的如何?你知道吗?!10月3日至7日间,2022年诺贝尔奖颁布了五个获奖者,快跟随小编的脚步,看看张老师对诺贝尔奖都有哪些看法和感受吧!
大家好,我是心流慧估的创始人/CEO 张兴慧。10月3日至10月7日是宣布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周,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诺贝尔奖是非常崇敬、尊敬的,有什么为证?2010年我曾经去斯德哥尔摩,怀着崇敬的心情详细地参观了诺贝尔博物馆。当时浮想联翩,虽然很多的事情现在已经回忆不大清楚了,但是有几本书可以作为我对诺贝尔本人、诺贝尔奖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敬意之情。
第一本书是达尔文写的The Origin Of Species。我为什么会买这本书呢?因为我在诺贝尔博物馆参观时了解到,诺贝尔生前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诺贝尔在图书馆里把这一本书作为珍藏品,所以我也买了一本。
第二本书是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这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的著作。我之所以买它,因为这是诺贝尔博物馆翻译的,或许是诺贝尔奖基金会翻译的一本经济学著作。
第三本书是2016年出版的Nobel Prizes and Notable Discoveries。由于我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关注诺贝尔奖以及诺贝尔,所以他们去参观诺贝尔博物馆的时候也给我捎回了两本书,其中之一就是这一本,讲的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故事。
下面我想重点谈一谈今年刚颁布的这几项诺贝尔奖以及获奖者。截止至日前,已经宣布了五个奖项,分别是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剩下的奖项就是10月10日下星期一将要宣布的经济学奖。从这五项奖的获得者来看,没有一个是中国人,但可喜可贺的有两条:
第一条是今年的诺贝尔奖在好多网站都有直播,请来的人中有一些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其中就有中国的学生站出来谈他与这位奖项获得者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的经历以及这位教授的性格是怎样的,这一点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留学生已经在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或者在大学与许多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有了共同工作、学习的经历,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二条是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的大学或者一些机构已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比如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塞林格/蔡林格(Anton Zeilinger),他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同时也是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荣誉教授。他获奖后,我们的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纷纷站出来讲:“我们的教授今年已经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都为他高兴!”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诺贝尔奖授奖的当天也提到了他们的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那么就有人预言:我们潘建伟教授早晚也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听说潘建伟教授留学的时候,曾经在奥地利大学跟塞林格一起经常研究问题,他们的关系也特别好。
另外一个获奖者是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他获得了化学奖,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化学奖了!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总共有4位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而沙普利斯教授是本世纪(21世纪)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非常了不起!听说他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把自己的一只眼睛都给弄的看不见了,虽然一只眼睛看不见但并没有停止他所喜爱的化学研究,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也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同时还是同济大学的名誉教授。
第三位是文学奖的获得者——法国的女作家埃尔诺(Annie Ernaux),她不是讲师也不是教授,但她来过中国,跟中国的许多大学生以及中国的一些机构都进行过交流,她非常喜欢中国。尤其重要的是在她获奖之前,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重要的代表作《悠悠岁月》,所以她被宣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时间就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人民出版社作家埃尔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然他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这个肯定会遭人诟病,绝对有蹭热点之嫌,因为不能因为他出版过某一个作家的书,就说这个作家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作家,我觉得这样有点不妥……
今年的诺贝尔奖是非常热烈的,使我回想到2013年也是在10月份,诺贝尔奖获得者纷纷被宣布以后,中国人就再次讨论,当时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的校长黄维说:“十年以后(也就是从2013年以后的十年),像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一定不是个案而是常态。”现在10年已经过去,我们还没有看到诺贝尔奖授予中国人是一个常态,虽然我们的学生们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关系越来越近了,我们听着也越来越亲切了,但是离我们中国人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我看还有距离,黄维院士的预言没有应验,但是我们也不能气馁,我们大家应该继续努力,争取使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常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