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病毒和企业

2020-02-19 心流网

中国有句老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今年春节,全国人民,特别是湖北人民,特别中的特别是武汉人民,饱受了新冠病毒肺炎这场“天降之祸”的摧残和折磨。


在这种人人自危的疫情下,一般人担心的是自己的事儿,家人的事儿,充其量再想想可有可无的单位上的事儿。但企业家却不同,除了必须担心自己和家人的事儿以外,还必须要担心企业的死活,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房租和税收等等。我也是办企业的,对许多企业家,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家的内心痛苦和煎熬更是感同身受。但宅在家里苦思冥想了一阵子之后,逐渐明白了一个以前理论上明白,现在却切肤之痛地明白:焦虑无益,着手自强


疫情无情人有情。心流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情谊的金融科技公司,不仅推出了“后疫情时代的中小微企业图强之道”系列课程,也把我们的产品以一折的价格奉献给所有的中小企业。对于生存艰难的企业,我们更愿意免费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大家走出困境,共谋发展。


所谓“道”,是理论和逻辑,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道也有路的含义,指企业的具体发展路径。

 

一、人与微生物既斗争又依存,企业也一样


第一层次的“道”是理论和逻辑问题,大家都读过书,对读书一定不陌生,所以,我想用推荐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许有人性子急,觉得疫情要命,多讲点儿救命的干货和秘方,读书无用也来不及。但是在此,我想表达的是,正是因为疫情涉及到人命关天的大事儿,所以才能够逼得我们呆在家里,我们才获得了停一停喘口气的机会。借机读几本书,开眼界,明事理,选道路,升格局。疫情过后,再开足马力在正确的道路上飞奔。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名叫安东尼·列文虎克的荷兰人发明了显微镜。因为荷兰人发明了显微镜,科学家后来才发现了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之类的东西。所以,荷兰人有资格和先发优势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微生物博物馆。我在布鲁塞尔工作期间,曾造访过这家博物馆。博物馆除了讲述人类发现微生物的400年历史外,还有各种演示装置。其中,有一个“0米亲吻”(Kiss-0-Meter)装置:它可以显示人们接吻过程中交换的微生物数量。在眼下的疫情中,有些视频也形象地演示了一个喷嚏能传播多少多少细菌。


据估计,每个人身上约有100万亿个微生物(其中大部分生活在肠道内),注意!是100万亿个!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4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我们肠道里的微生物数量,远远超过了银河系的天体数量。因此,有人形象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移动动物园”。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微生物,不管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都附着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的企业也一样,看不见的隐患到底有多少?谁能数得清呢?只是病毒来袭时,问题才爆发出来。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道理。企业和人一样,体内有无数微生物,它们有的帮助企业成长,有的有害于企业成长。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同病毒做斗争。现在,我给大家推荐第一本书——《我包罗万象》:


upfile


大家仅看看封面就会明白微生物和人类是互相依存互相斗争的,谁也离不开谁。大家抽时间读读,想想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是这样。

 

二、人在与瘟疫的斗争中越战越强,企业也一样


我在欧洲工作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对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时代)特别喜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着迷。我亲自考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许多与航海有关的地方,并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从未扬帆远航的航海家》和《世界变成了全世界》等文章。


《世界变成了全世界》这篇文章,讲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欧美大陆之间从此互通有无,交往频繁。但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是,欧美之间从此也互相交换了细菌和传染病。比方说,欧洲人给美洲人带去了流感,天花等,美洲人给欧洲人也回敬了梅毒。有史学家说,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之前,当地人口约300-400万,但之后的数10年间,绝大多人死于欧洲人带去的传染病。现在的海地是哥伦布最先登陆的地方,当时的人口约20多万,但数年之后仅剩下数百人。



另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哥伦布探险的船队,其实是一家股份公司,股东既有西班牙女王,也有他的朋友和风险投资人。哥伦布选中了当年的风口行业,但由于营商环境,自己管理也有问题等因素,他本人并没有发大财。


现在,我给大家推荐第二本书——《瘟疫与人》。


upfile


书中,美国知名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第一次用历史的观点审视了人类与瘟疫2500多年的斗争史。这本书1976年在美国就出版了,可惜的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读者才读到。


我读了这本书的感受是,人类与病菌做斗争的历史,就是人类战胜疫情并不断强大的历史。而哥伦布的企业,只蹭上风口不行,不能持续拥有竞争力更不行。


三、此时对人有害的疾病说不定某个时候却能救人的命,企业也一样


我们常说,人吃五谷杂粮,岂能不生灾?这个灾指的是正常的病。但死亡几千万人的瘟疫,即大灾,人类遇到的也不少。我仅举两个例子:


 1、“黑死病”。人类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瘟疫,爆发在14世纪(1347-1353)。仅欧洲就死了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发生在20世纪,堪称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而死去的总人数仅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这场瘟疫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


upfile


2、中国鼠疫(黑死病)。公元1643年,明灭亡前一年,鼠疫造成京城约60%人口死亡,以至于京城的九座城门“日出万棺”,而所谓“天子守国门”,崇祯皇帝其实守的是一座空门。


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山海关内各省全部人口大约是1亿。据国内人口学家估计:“崇祯年间,死于鼠疫流行核心区,即山西、直隶、河南三省北部的疫死人口,要占到这三个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通过这么多年与鼠疫的斗争,欧洲和中国都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鼠疫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可拍了。


upfile

《饥民图说》是明朝官员杨东明根据自己的见闻编辑而成的一本图书



我推荐的第三本书是,《病者生存》。这本书的视角十分独到,说某种疾病在一种情况下不是什么好事儿,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却坏事变成了好事儿。

upfile

现实生活的例子是,盲人听力好,小病不断的人却寿命不一定短。该书解答的问题之一是,糖尿病帮助我们度过了小冰河期。


13,000年前的小冰河期,气温急剧下降。而体内糖份多的人,可以有效使血液抗冻不结冰,从而使许多人存活下来了。(一般糖尿病都是中年以后才得,不影响繁殖,所以进化并未在繁衍阶段把它给重新剔除。)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企业。富士胶卷追赶柯达五六十年,当21世纪初终于在销售额上超过了柯达时,数码相机却取代了胶片相机,胶卷几乎不需要了。但富士胶卷转型成功,柯达却倒闭了。


说到这里,我的书推荐完了,希望我也讲清楚了中小微企业后疫情时代的图强之道的理论和逻辑。人和企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遇到了病毒和麻烦,不要害怕,勇于斗争,曙光和胜利在前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与各位企业家共勉。


作者简介

upfile

张兴慧|创始人/CEO

➢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派驻华盛顿、欧盟总部工作十余年

  深谙中国及欧美国家政府运行和政策决策机制,对金金融危机和金金融安全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独创心流七维估值模型,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起草《非上市股权估值指引》及《智能估值理论与实践》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