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点 | 打造全球价值链高端!国家力推电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5-09-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系统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本文针对该方案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取政策链接。

一、总体目标

  • 到2027年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

    • 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 培育不少于100家专业化服务商;

    • 基本建成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和人才梯队。

  • 到2030年

    • 建立完备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 建成工业数据库;

    • 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产品;

    • 数字生态基本形成,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核心数智技术攻关应用

  1. 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工业控制、智能设备集成、系统仿真、无损检测、可靠性管理等技术。

  2.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如先进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感知等。

  3. 释放数据价值:建立数据管理制度,推动数据驱动的新模式。

  4. 强化AI与先进计算赋能:推动行业级大模型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二)“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字化转型

  1. 挖掘推广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覆盖研发、生产、质量、物流、供应链等环节。

  2.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智慧安全建设: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链。

  3. 加快集群和园区智能化升级:支持国家高新区等建设数字园区。

(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1. 高端产品智能化升级:发展智能传感器、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等。

  2. 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建设智能工厂、5G工厂,推广柔性产线。

  3. 培育绿色融合产业:推动能源电子与数智技术融合。

  4. 建设产品碳足迹数据空间:推动碳排放数据核算与共享。

(四)夯实转型基础

  1.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先进计算、5G-A、工业互联网等应用。

  2.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制定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应用等标准。

  3. 强化网络与数据安全:建立防护制度,开展分类分级管理。

(五)强化服务保障

  1. 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提升全栈式服务能力。

  2. 开展诊断评估: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应评尽评”。

  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心、中试平台、资源池等。

  4. 健全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构建“一链一档”“一企一码”数据库。


三、组织实施

  •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部门合作、央地联动机制。

  • 加大资金保障:运用科技专项、产融合作平台等支持转型。

  • 强化分析评价: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动态优化政策。

  • 加强宣传推广:举办培训、大赛、案例征集等活动。

  • 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典型场景(附件部分)

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增值服务、供应链管理等7大类共11个典型场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赋能其他行业的4个场景(如北斗应用、XR交互、新型显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总结:

该方案系统性强,覆盖技术攻关、产业应用、标准建设、安全保障、服务生态等多个维度,旨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